寧波藝海拍賣有限公司
電話:0574-87315867
傳真:0574-87315367
寧波市鄞州區福明路858號恒富大廈2號樓16樓
報告認為,拍賣作為處置不良資產的傳統方式,應發揮自身優勢,整合資源和平臺,適應不良資產處置主體增加、互聯網手段應用等變化,努力在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獲得新一輪發展。
拍賣業務全面觸網并快速發展
報告顯示,網絡拍賣領域的首部國家標準《GB/T 32674-2016 網絡拍賣規程》實施一年來,網絡拍賣進入了“有規可依”的時代。2017年拍賣行業在“拍賣+互聯網”發展模式的指引下,各類拍賣業務全面觸網,并開始植根于行業的各類業務經營之中。在機動車、農產品等新興拍賣業務領域,“拍賣+互聯網”廣泛運用也較好解決了拍賣機制快速切入流通領域問題,有效促進了新業務的發展。在傳統的文物藝術品領域,拍賣企合作開通網絡競投渠道或自行建設競投系統數量明顯增加。中國嘉德等主要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已全面開通實時網絡競投,個別企業網上年成交額已經超過億元。根據中拍平臺統計,2017年各類網絡拍賣總場次增長39.40%,總成交額增長137.48%。
涉農拍賣豐富農村傳統流通體系
全年舉辦農產品拍賣會1419場,創歷史新高。特色農產品陸續進入拍賣領域,其中,昆明好花卉拍賣中心已經發展成亞洲較大的鮮花拍賣市場,全年拍賣鮮花11.04億枝,平均每天拍出鮮切花313.64萬枝。云南咖啡豆、煙臺蘋果、黑龍江大米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陸續進入拍賣領域,極大豐富了以批發、零售對接為主導的傳統農產品流通方式。
此外,拍賣企業服務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新業務。目前,圍繞農村產權交易,已發展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專業拍賣機構”、“專業拍賣機構承建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等不同模式,開發出包括土地經營權流轉拍賣、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交易和法律金融衍生服務等一系列拍賣新興業務,為構建清晰完整的現代農村產權流轉和價值實現體系提供了實踐樣本。
慈善拍賣向縱深發展
2017年拍賣行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拍賣+慈善”取得新進展。報告估算, 2017年全國慈善拍賣活動的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報告認為:在《慈善法》和《拍賣法》的規范下,慈善拍賣活動向縱深方向發展延伸已成為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慈善拍賣正在由傳統的現場拍賣發展到網絡拍賣、移動終端拍賣、線上線下互動拍賣等豐富模式。
行業創新不乏亮點
2017 年,拍賣行業圍繞市場,積極創新,涌現出一批大力開展聯合拍賣、專業拍賣、特色拍賣、智慧拍賣、品質拍賣、供應鏈拍賣、服務鏈拍賣的典型,為服務社會改革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廣東10 家拍賣企業聯合拍賣廣東省信托房產開發公司破產財產處置項目,較終以551億元成交,創造了我國拍賣單槌成交額之較;貴州拍賣企業敲響全國頁巖氣探礦權拍賣靠前槌,成交12.9 億,溢價率2945%,開啟國內探礦權出讓制度改革大門;寧夏拍賣企業將化工產品從企業自主定價銷售方式,改為網絡委托拍賣,助力生產企業去庫存;上海拍賣企業推出“拍賣+ 宣傳+ 愛心+ 扶貧+ 旅游”為核心的“古樹果權拍賣營銷模式”,開創政府機構、企業組織、拍賣行共同助力精準扶貧的先河;北京、廣東、浙江等地開展大型知識產權、專利技術拍賣,為無形資產上下游提供全方位的交易途徑。
市場集中、分化進入新階段
報告認為,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推動中國拍賣市場進入了集中、分化的新階段。2017年,伴隨市場外部競爭加劇、交易渠道多樣化、網絡電商平臺興起、跨界競爭者增多,行業平均傭金率持續下降,市場集中度明顯提高。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2017年企業等級評估數據計算,主營業務收入排名前十、前二十名的企業分別占據全行業收入的59.49%和62.09%。市場的集中和企業間的分化已經達到一定程度。
2018年四大方向值得關注
報告指出,2018年拍賣行業應立足國家戰略,拓展拍賣資源、推動產業融合、深化技術應用,適應市場變革,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抓住新舊動能轉化過程中“去杠桿”、“調結構”的機遇,深度挖掘資產價值,實現不良資產拍賣業務的持續深入發展;
抓住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機遇,提高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的專業服務能力,線上線下全方位、多渠道實現知識產權拍賣和交易服務的發展;
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探索農村產權拍賣新模式,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拍賣、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交易和法律金融衍生服務等系列拍賣業務,服務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抓住租購并舉房地產市場調整機遇,加大業務創新力度,大力拓展房地產租賃權等拍賣業務。